2017年互联网金融报告:网贷平台主动退出增多
“现在大家都不愿意再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纷纷改名为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又或者称为Fintech、TechFin,不知道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是不是也考虑改名?”
在近期的一场学术研讨会上,主持人如此调侃。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随后表示,无论叫数字金融还是互联网金融,“如果方向不正确,走偏了,什么名字都可能被贴上负面的标签。”
什么才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服务实体、科技驱动就是正确方向。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而且在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金融严监管都将是主要基调。通过严监管,将动机不良、能力不足的从业者清出去。2017年便是互联网金融的合规规范年。通过系列监管文件的落地,中央与地方联动整治互联网金融乱象,行业规范度得到大幅提升。
行业风险得到控制之外,大量小微企业、三农服务以及个人信贷需求仍未得到充分满足,如何通过科技手段,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提升服务效率即是互联网金融的使命所在。监管也在引导互联网金融回归小额、分散、普惠初心,使之成为传统金融的有力补充。大数据、云计算乃至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媒体是这一过程的记录者,更应该成为这一领域的观察者和思考者。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可以更好为行业提供指导和借鉴。
网贷行业发展六大脉络
从最初没有明确部门监管,到监管部门意识到其危害开始着手整顿,再到行业监管思路明晰,网贷行业发展逐步规范。
1.网贷平台降至2000家以下,累计停业平台近4000家
从2014年1月网贷之家开始有行业统计以来,网贷平台从2014年1月的651家持续快速增长,到2014年5月超过1000家,当年11月即超过2000家,2014年平台数量平均月环比增加12%。此后行业增速逐步放缓,网贷平台在2015年11月达到行业最高点3476家后,此后数量便持续下滑。
最新数据到2017年10月末,网贷平台数量已经低于2000家,为1975家。相较高峰时期,平台数量已经减少了43.18%。累计停业平台近4000家。
见图一:当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
2.网贷平台主动退出增多,1100多家平台跑路
当前,行业内主动退出的平台逐步增多。在目前近4000家停业及问题平台中,停业的比例达到51%,许多平台通过和平协商主动退出网贷业务或转型经营。不过,跑路平台仍然占据大量比例,高达29%,多达1168家。此外就是提现困难的平台,这一比例达到19%。
从行业趋势来看,过去问题平台以跑路等恶性事件居多,当前已更多转向主动转型或停业,恶性事件整体占比明显减少。这说明行业在向健康方向转型发展。
见图二:网贷停业及问题平台类型饼图
3.收益率下降、借款期限拉长,网贷投资人更趋理性
网贷行业早期综合收益高达21.63%,吸引了部分敢于尝试的投资者。但这样的高收益水平并不能持续。
网贷行业综合参考收益率自2014年2月后基本持平稳下降趋势,直到2017年6月,开始有小幅回升。截至2017年10月,网贷行业综合参考收益率为9.50%,处于相对平稳状态。相对于其他理财途径,仍有较强的吸引力。
在借款期限上,行业整体呈上升趋势。互金理财产品98%的期限在1年期以下,1个月期限的最多,占发行量的32%,其次是3个月、6个月。过短的借款期限抬高了企业融资成本。网贷监管暂行办法出台后,行业借款期限明显提升,此后虽也有所回落,但一定程度上表明,随着网贷行业逐步规范,投资者信心有所上升。
见图三:网贷收益率变化趋势
4.小额、分散资产成主流,借款人数首次超过投资人数。
2014年1月,网贷行业投资人数为17.19万人,而借款人数为3.77万人,投资人数大幅高于借款人数。一方面,投资者对于行业信心不足,拿出少部分资金用于网贷博取较高收益;另一方面,早期较多网贷平台在资产端发力企业客户,他们的借款金额普遍较大,同等人力付出下,大标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和投资用户。
2016年8月发布的《网络借贷管理暂行办法》对个人及企业借贷额度设置上限。引导网贷行业回归小额普惠定位。这成为网贷平台合规的重要条件之一。2017年8月,借款人数首次超过投资人数,目前保持相对稳定,表明小额、分散资产已经成为网贷行业的主流。
见图四:人均借款金额和投资金额变化趋势
5.资本热情有所降温,投资逐步进入“收割期”。
2013年及以前,行业内仅有5起融资案例,融资金额4.6亿元。此后,资本对网贷热情升温。2016年,行业融资案例达到75起,融资金额达到181.78亿元。
进入2017年,随着国务院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以及网贷领域监管不断从紧从严,网贷平台合规要求不断提升,备案迟迟难以落地,资本对网贷平台的投资热情相较此前有所降温。
不过,宜人贷、信而富、和信贷、拍拍贷等多家P2P平台相继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并且还有多家互金平台排队等候。这一现象与前期资本投入希望变现退出、投资回报落袋为安的诉求密不可分。
见图五:网贷借贷行业风投融资情况
6.北京占网贷成交量三成,广东网贷平台最多。
在网贷平台地区分布上,由于深圳和广州民间融资的活跃,网贷创业较多,广东以413家网贷平台成为全国网贷最多的地区,其次是北京、上海,分别有380家和273家。
网贷行业呈现极强的集聚性,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四地成交量占全国的88%。
见图六:网贷平台地区分布
互联网金融六大趋势透视
当前,网贷行业的监管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完成。对于从业者来说,按照合规红线进行整改是最基本的要求。由于行业马太效应明显,对平台的资质实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网贷创业的草莽时代已经结束。
1.平台数量有望缩减至1200家以内
目前,网贷平台数量已经降至2000家以下,剩下的平台大部分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网贷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平台数量仍将持续减少,但减少速度会有所放缓。按照当前平台退出和转型速度(2015年减少1290家,2016年减少1727家,2017年目前已减少575家),结合明年可能的政策影响,预计2018年平台数量有望缩减至1200家之内。
2.网贷平台备案有望落地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在2017年延期一年,有望在2018年收官。此前,尽管银监会出台了网贷备案登记管理指引,但由于缺少实施细则,各地备案标准不一,仍没有实质性落地。在行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后,各地网贷平台备案有望实质性落地。
3.细分领域出现“隐形冠军”
网贷平台必须加大对小微、分散资产的开拓力度,符合限额要求的资产,小微企业融资、个人消费类(汽车、教育、医美、电商分期、旅游、租房、装修等)成为重点布局方向。而一些平台凭借对细分领域的资源和行业把握,在一些细分领域成为极具竞争力的“冠军”。
4、网贷行业并购整合机会增多
作为资金、资产的撮合中介,部分平台凭借其资源和技术能力在资产端更具优势,部分平台则由于股东背景以及营销获客能力突出,在资金端更有优势。
平台之间的合作在增多,一些有实力的平台开始寻求通过并购整合获取更多的业务场景或资产拓展渠道,尤其是实力较强的资金端对资产端的并购。
5、互金平台加速出海
在中国市场竞争激烈、监管加码、平台寻求新增长点的诉求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互金企业开始出海,将成熟的业务模式和技术理念带出去,如消费金融、借贷、支付等。人口众多、距离较近、市场空间巨大且中国游客往来频繁的东南亚地区,成为多家平台的出海首选。
6、征信、数据共享等行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在加大对失信惩戒力度的同时,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为代表建设的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牵头建设的“信联”等,作为行业的基础设施,有望得到进一步完善。